杭州:新学期将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

杭州:新学期将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

hyde0223 2025-08-22 装修常识 2 次浏览 0个评论

2025年7月31日,浙江人工智能应用教育试点学校——杭州市春晖小学,其暑托班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吸引不少小学生体验和学习。视觉中国 图

“六小龙”起飞之地杭州决定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。

8月22日,杭州市教育局举行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,宣布从新学期开始,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,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。

会上发布了《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(试行)》和《杭州市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(试行)》两份文件,作为全面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、培养人工智能未来人才的“路线图”。

其中,《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基于坚持素养导向、凸显地方特色、体现贯穿融通三项编写原则,在保障人工智能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,将杭州产业特色、家乡风土人情等融入课程实施过程,形成特色课程资源,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与家乡建设实践相融合。

《杭州市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(试行)》则围绕“意识与思维、知识与技能、育人与教学、研究与发展、伦理与安全”五个维度构建,引导教师辩证看待技术价值,提升智能工具应用能力,强化数据安全管理,全方位赋能教师专业发展。

根据《纲要》,在课程安排上,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,具体实施中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种课程实施形式,可通过主题项目周等方式开展集中性授课,也可以利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,与信息科技、科学等学科进行整合设计开展课程。

同时,学校可以融合校本课程开展人工智能主题项目,为有深入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人工智能进阶知识与实践机会,也可以结合课后服务时段安排基础的人工智能学习活动。

对于不同阶段,《纲要》对学习内容、要求和教学提示给出了明确建议。

小学第一阶段(1~2年级),要求在教师指导下,认识校园中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,能与人工智能设备进行简单互动,知道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人工智能,在智能设备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规范和道德,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。

第二阶段(3~4年级),能根据学习、生活中的任务情境,在教师指导下,使用恰当的人工智能技术获取文字、图像、声音等资源,设计、创作简单作品等。

第三阶段(5~6年级),能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,了解决策树与神经网络等模型的基本结构,知道推理、暴力搜索等算法的基本原理等。

随着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,初中阶段的学习可以通过动手实践,亲历从数据准备、模型训练到模型推理的全流程,体验用人工智能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,能批判性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,并能在跨学科项目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;高中阶段通过项目驱动实践,学生将学习设计人工智能系统、开发智能体,提升将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等能力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杭州:新学期将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