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安半年报:综合金融+医疗养老双轮驱动,价值重估正当时

中国平安半年报:综合金融+医疗养老双轮驱动,价值重估正当时

hyde0223 2025-08-29 装修常识 5 次浏览 0个评论

8月29日,中国平安A股涨超3.8%,报61.1元,创月内新高;H股涨超3%,报57.9港元。

消息面上,26日,中国平安交出2025半年报,一份亮眼答卷。中国平安上半年整体经营稳健,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.32亿元,同比增长3.7%,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.47亿元。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9.8%。此外,现金分红水平稳定增长,中国平安将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.95元,同比增长2.2%。

业绩公布后,美银发表研报,预期中国平安全年税后营运利润增长4%,推动全年股息维持稳定增长;将2025至27年盈利预测上调4%。另外,该行将其H股目标价由62.4港元上调至64.9港元,重申“买入”评级;A股目标价由60.3元上调至62.7元。

半年报数据显示,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近40%,医疗养老生态圈客户覆盖率超过六成,综合金融协同效应进一步显现。面对市场长期低估,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会上直言,“是金子总会发光”,并相信平安的“光”还可以更亮。

在综合金融增强客户黏性,医疗养老满足切实需求的双轮驱动下,中国平安不仅稳住了基本盘,更在市场重估中获得了新的想象空间。

双轮驱动收获期已至

中国平安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,公司在保险业变革的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答卷。

数据显示,中国平安上半年营收小幅增长至5464.7亿元,营运利润稳步上扬至777.3亿元,分红继续提升,每股派息0.95元。净利润虽同比下降,但总体稳健,显示出业务结构优化后的抗压能力。

半年报中,最亮眼的无疑是寿险改革成果。寿险与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大增近四成,新业务价值率跃升9个百分点。代理人队伍稳中有升,银保渠道更是爆发式增长近170%,叠加社区和线上触点,多点开花的局面表明,平安不再依赖单一路径,而是用综合金融的协同跑通了增长逻辑。

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业绩会上表示,寿险新业务价值过去十几个季度持续增长,源于三重动力。

郭晓涛指出,动力一是行业趋势,低利率环境下,寿险进入黄金发展期,成为中等收入群体财富配置压舱石。动力二源于寿险在过去几年持续改革创新,现在释放改革红利,代理人渠道、银保渠道、社区金融服务渠道多渠道释放成效。另外,行业逐步进入同质化竞争阶段,只有增值服务才能形成差异化优势,所以公司重视增值服务,可以有效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,为自身贡献长期发展动力。动力三来自AI(人工智能)的驱动。这三重动力是寿险高速增长的核心驱动。

与此同时,医疗养老战略进入快车道。如今已有六成客户享有医疗养老服务,客均合同数和资产规模远超普通客户。平安好医生营收增长近两成、净利翻倍,北大医疗和养老社区持续落地。

可以说,“产品+服务”的闭环正在成形,医疗养老不仅带来新收入,也成为客户黏性的护城河。平安的2.47亿客户群中,已有三成新客来自医疗养老转化,“服务带动销售”的模式正在被验证。

从半年报的数据可以看到,寿险新业务价值的强劲反弹、医疗养老生态的快速拓展,以及客户价值的持续提升,正在让中国平安的转型成果逐步显现。

战略纵深带动价值重估

但如果只停留在数据本身,仍不足以解释背后的逻辑。

真正支撑平安穿越行业周期的,是其自2019年以来坚定推进的战略转型。寿险改革已进入收获期,而“综合金融+医疗养老”这对双轮,正在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。

“综合金融+医疗养老”不是两个平行战略,而是相互强化的双轮驱动。

综合金融提供金融产品矩阵和渠道触达,医疗养老则满足真实需求、增强客户粘性,两者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闭环。客户在平安体系内不仅买保险,还能存款、理财、就医、养老,形成高频、多触点的全方位服务链。

这种模式使平安逐渐突破了传统保险公司“单一产品销售”的边界,转型为一个综合性的金融与健康生活服务集团。

也正因如此,中国平安副总经理、首席财务官付欣在业绩会上强调:“是金子总会发光,我们相信平安的光还能更亮。”这句话不仅回应了市场,也映射出平安对战略长期性的坚定信心。

实际上,市场正在逐步验证平安管理层的判断。今年以来,保险板块伴随资本市场回暖出现了一波强劲上涨行情,平安作为行业龙头更是领涨。近期,平安H股一度连涨四日,创下四年多新高,A股股价也显著走强。

在市场人士看来,本轮牛市中,保险板块作为金融市场的“周期旗手”正获得资金青睐,而平安凭借自身Alpha属性有望持续享受估值修复带来的红利。

多家券商研究报告亦集体看好平安。

瑞银认为中国平安多渠道策略、银保发展与社区金融潜力大,转向分红产品提升资本效率,上调目标价至 70 港元,维持“买入”建议。

花旗则强调,平安的寿险新业务价值、承保利润以及净利润环比均有改善,显示寿险改革进入“收获期”,医疗养老生态也在快速放量。花旗将平安目标价上调至68港元,继续维持“买入”评级,并指出医疗养老将成为未来10年推动平安业绩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。

方正证券认为,中国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持续增长,多元渠道发展迅猛,产品价值率显著提升;投资端提前布局高股息、股票投资规模显著提升有望推动全年利润,叠加综合金融、医疗养老、科技赋能等持续打开增长空间,继续看好公司投资价值。

整体来看,市场的共识是平安的长期战略逻辑已被基本面验证,此前的悲观预期正逐步修复。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长提供了盈利弹性,综合金融模式带来客户价值提升,医疗养老则构筑起差异化护城河。

在资本市场逐渐走出低迷、居民资产配置加速转向的背景下,平安不仅是保险行业的龙头,更可能是未来金融与养老产业融合的“价值洼地”。

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,更为重要的是平安未来的成长前景和战略定力。在国家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、强化保险保障功能的大方向下,平安“综合金融+医疗养老”战略契合了中国经济转型和民生需求的主轴,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。

中国平安作为金融巨头,正在用战略与执行力,证明自己不仅能穿越行业周期,更能在新一轮价值重估中实现“王者归来”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中国平安半年报:综合金融+医疗养老双轮驱动,价值重估正当时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5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